行業動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天到了,你家寶寶“捂”對了嗎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3-23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你知道“春捂”的說法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言道:“春捂秋凍,不生雜病?!贝何媸菫榱朔乐苟瑒側ゴ簞倎頃r氣溫不穩定所造成的“倒春寒”。如果這個時候大家把衣服脫得太快、太多,很容易不適應氣候變化而著涼。尤其是小朋友,還不會感知冷暖,如果脫得太快更加容易生病。所以適當地“春捂”,可以幫助寶寶健康換季。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春捂應該捂哪兒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頭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護好頸項部,可以避免風邪侵襲。外出時戴圍巾或帽子,有效避寒保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肚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,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,血管豐富。肚臍受涼后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,出現惡心、腹痛、腹瀉等消化系統不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背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,減少感冒幾率;后背如果受寒,容易陽氣不足,有礙升發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腳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到風寒侵襲。褲子、襪子、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、暖和點,不要換得太快,脫得太早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春捂的4個技巧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“815”原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溫差大于8℃需要捂,要“捂”一會兒,早晚注意增加衣物。氣溫長期穩定在15℃及以上就不需要捂啦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“下厚上薄”原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常說“寒從腳起”,所以足膝部的保暖很重要,秋褲可以不用著急脫。但是也要注意,上薄是指上衣可以穿少一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7~14天可以“捂”得恰到好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就是說即使氣溫已經回升的很明顯了,大家還可以再捂一個星期左右。尤其是體弱的老人和抵抗力差的小朋友,再捂一周,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氣溫的回升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 把握春捂最佳時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捂的最佳時機在冷空氣到來前的24~48小時。因為持續的降溫會導致孩子更容易生病,所以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春捂”也不能一概而論,“捂”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,又不出汗為宜。如果孩子不覺得咽喉燥熱、身體冒汗,即便氣溫稍高于15℃,也不必急著給TA脫衣服;如果孩子覺得身體被“捂”出汗,則要早點換裝,不然出了汗,被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。春季陽氣升發、萬物始生,適當地給孩子捂一捂、多多接觸大自然,才能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哦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春季養生,適合吃哪幾種食物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規避早教誤區,讓孩子越“玩”越聰明 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